#新聞與見解

數據說話!2020 DHL GCI翻轉全球化三大迷思

數據說話!2020 DHL GCI翻轉全球化三大迷思

走過中美貿易戰、疫情襲擊,對於「全球化路線」反思聲浪方興未艾,究竟未來全球化是否會走上回頭路?「區域化」會取代「全球化」成為未來國際合作的新主流嗎?最新發布的2020 DHL GCI報告,以橫跨構成全球99%GDP的169個國家、300多萬筆數據的深入研究,為全球化的未來提供了更明確的洞察和指引。

 

DHL GCI ( Global Connectedness Index 全球連結程度指數報告 )由國際物流龍頭DHL與公正第三方單位聯合研究發布,從國際貿易流、金流、資訊流、人流四大指標領域深入解析全球化程度,除了評估整體全球化現況,也分析169個國家的國際連結深度及廣度,並進行排名。

在全球化路線眾說紛紜的此刻,這份已進行多年的研究就像一份「全球化健檢報告」,用真實證據和可信的研究,為過去數月以來紛紛擾擾的全球化迷霧照出一道走向黎明的曙光,也為各國政府和企業的未來政策提供更明確的方針指引。

迷思一:世界將走向「逆全球化」?

真相:經濟、防疫都需要全球化,全球流通下跌有限、且快速反彈

「此刻,全球連結的重要性來到史無前例的高峰。」DHL Express 全球執行長 John Pearson在12/3舉辦的2020 DHL GCI全球線上發布會中明確指出:「當前的危機更加證實,國際連結對於維持全球經濟、確保人民生計和幫助企業提高貿易水平至關重要。」國際貨物不僅支撐著在疫情中受到重挫的全球經濟,各國間防疫物資和疫情資訊的流通,也扮演著攸關各國抗疫的重要生命線。

最新報告中各項數據顯示,即使在疫情的「壓力測試」中,全球化依舊展現出高度韌性。整體2020年的GCI指數微幅下降,未跌破2009年金融危機時的水準; 人流方面有70%的跨國移動受到限制,資訊流則代償性地爆增了48%。

國際貿易流在今年的疫情中更展現出前所未有韌性。在3~4月的急速緊縮後,全球貨物貿易在8月份大幅回升,只比疫情前的水平略低3~4%,呈現出一道狹窄的「深V」曲線。國際金流受到的衝擊則比貿易流還要大,復甦反彈的速度也不如貿易強勁,但仍已展現出復甦的跡象。

迷思二:全球化發展「過頭了」?

真相:世界不如你想像的全球化

即使在全球化進入歷史新高的2019年,全球化程度也並不如人們想像中高。事實上,目前全球經濟產出中只有21%來自出口,近八成仍是國內經濟;國外直接投資只佔全球投資總額的7%;只有3.5%的人不是居住在出生國;去年的國際電話量(含網路電話)也只有7%。種種數據顯示全球化的程度仍十分有限,許多將失業、薪資停滯等問題歸咎於全球化的說法,其實只是以鄰為壑,如果單憑印象高估四種全球化指標的其中任一項,都將造成公共政策決策的扭曲。

迷思三:「全球化」將被「區域化」取代?

真相:數據顯示,全球化仍緩和發展

2020年對全球化的另一大擔憂是地緣政治有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沿著地區邊界斷裂,不過實際數據顯示,目前仍未有世界經濟沿著地區界限破裂的有力證據,過去一年中美加速脫鉤,但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依舊緊密交織。今年的DHL GCI報告也追蹤了各國國際貿易的平均距離,逐年迄今並未顯示出巨大轉變。

全球排名19、亞洲第3:台灣全球化的過去、現在、未來

越是內需不足的小國經濟、越是依賴於全球連結。台灣在今年度的DHL GCI排名中上升了5位,由前年的24名上升至19名,在亞洲排名第3。台灣DHL國際快遞總經理黃湧君分析,台灣企業擁有對應國際局勢快速應變的高度彈性與韌性,不少企業早在中美貿易走向緊張之前就已經開始超前部署,同時,台灣有長期以來建立的穩定經濟法規環境、產業政策作為基石,並位於東亞島鏈核心的先天地理位置,無論從國際物流轉運樞紐或貿易進出口的角度,都是台灣在全球化發展中的優勢。

今年度公布的DHL GCI報告也提醒,多數國家的貿易等連結仍侷限於一小部分國家,尤其許多小國經濟與國際「深度」連結,相對之下連結「廣度」卻不高,意即高度依賴少數國家。黃湧君指出:「國際貿易的連結越深、越廣,應對危機時恢復的能力就越高。」台灣如果在過去的主要出口國中國、日本、美國之外,能夠打通全球更多國家的連接廣度,將會是未來在國際貿易方面的另一大突破口。

DHL國際快遞 台灣企業全球化佈局的最佳戰略夥伴

走入後疫情時代,企業為提升韌性,將更著重於全球化分散的供應鏈布局。」黃湧君建議企業在擬定調整全球布局策略的初期,先將物流成本、效率都納入規劃, DHL在全球超過220個國家與地區有著強大的物流網絡,能協助客戶快速調整供應鏈布局,應對緊急狀況,並進行長遠規劃。此外,DHL也致力於擴充國際物流的運載量能,運用自有的超過260架貨機及全球快遞網絡,確保在突發狀況下仍能維持同樣的品質與效率;「例如在今年疫情初期貨量縮減7成,之後又忽然之間爆漲了2倍,這種情況下突顯出物流、供應鏈韌性的重要性,才能保持貨物遞送的穩定與效率、服務客戶。」除了大量增加每日航班、靈活調度全球各機場樞紐中心與人力支援,DHL早在三年前預計新增的6架波音777寬體貨機,都已在今年已投入運載,紓解了下半年爆增的需求。 ​配合桃園航空城、桃園機場擴建、法令規範的鬆綁等加速全球化的相關建設,DHL國際快遞一直以來都很重視在台投資,2019年也投資新台幣八千萬元擴建新的物流服務中心。接下來,DHL國際快遞在2020年到2022年間在亞太區還有6.9億歐元的投資計畫,進一步優化亞太區航網。

「這個計畫中的相關國家或區域都與台灣進出口往來頻繁,我們相信能為台灣企業帶來更多優勢。」黃湧君表示:「我們對台灣的企業很有信心,對於台灣這次在GCI前段班的成績也並不意外。面對明年的挑戰,我們也相信台灣的企業一定能夠再次克服難關,而DHL也會繼續支持我們的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物流服務,讓客戶更成功,將台灣的商品精準、安全、快速地送達全球。」